美國總統特朗普已經對幾乎所有進口商品實施了最少 10% 的關稅,而來自其他國家的進口則面臨更高的稅率。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和印度——這兩個對 Apple 來說關鍵的最終組裝中心——分別遭受了 34% 和 26% 的關稅。這些 10% 的關稅已經開始生效,而針對特定國家的更高稅率——所謂的「對等關稅」,因為它們將貿易不平衡與關稅混為一談——將於 4 月 9 日生效。
這一決策引起了廣泛的恐慌,原因不言而喻。這一行動已經使全球股市大幅下滑,而對於美國消費者而言,這將導致大多數商品價格上漲。例如,針對中國的 34% 關稅是建立在已有的 20% 關稅之上的,總共達到 54%。
當前局勢仍在快速變化——中國已宣布將對特朗普新意的 34% 關稅作出回應,並且在本文發佈前幾小時,特朗普威脅如果到 4 月 8 日中國不讓步,將再加 50% 的關稅。以下是對特朗普關稅將如何影響 Apple 產品價格的一些已知和未知信息。
什麼是關稅?
儘管 Macworld 不是商業或經濟網站,但有必要簡要解釋關稅的運作方式。總統曾多次聲稱其他國家支付關稅,但這並不正確。關稅實際上是進口商對來自其他國家的商品所支付的稅。
當 Apple 從位於中國深圳的富士康工廠運送一整批 iPhone 進入美國時,這些產品會在海關被扣留,直到 Apple 向美國政府支付相當於這些產品申報價值 54% 的稅款。因此,假設一部售價 $799 的 iPhone 16 申報價值為 $500(考慮到 Apple 歷來高度的利潤率,這是合理的估算),那麼 Apple 每部 iPhone 16 將需要支付 $270 的關稅。
小型關稅有時會被進口公司吸收,從而減少其利潤而不是提高消費者的價格。但對於較大的關稅,通常別無選擇,必須將部分或所有成本轉嫁給消費者。
Apple 設備將會貴多少?
因此,一個重要的問題是,在特朗普關稅生效後,Apple 產品的價格將會如何變化,無論是 2025 年剩餘時間還是長期。
事實上,這一點並不確定。Apple 在中國生產許多產品,部件則來自全球各地(包括一些來自美國)。印度也是一個受歡迎的生產中心——Apple 之前已計畫在年底前將在印度生產的 iPhone 數量增加到 3000 萬部。這仍然只是中國生產數量的一小部分,但這是一個良好的開端。
由於關稅,iPhone 最終可能會變得更加昂貴。根據 Rosenblatt Securities 的分析師的報導,iPhone 和 Apple Watch 的價格可能需要上漲 43% 才能彌補關稅成本。這意味著 $799 的 iPhone 16 將變為約 $1,142,而 $999 的 iPhone 16 Pro 將飆升至 $1,429。而 Apple Watch Series 10 的起始價格則將從 $399 提高到 $570。
這麼大的價格上漲不太可能出現,因為這會完全殺死需求。Apple 將會向其供應商施壓以獲取更好的價格,但蘋果已經著名地與供應商進行緊密的利潤談判,因此在這方面的淨利空間可能不大。但 Apple 歷來的高利潤率使其在其它公司可能無法承受的場合中擁有一定的靈活性。
UBS 分析師表示,iPhone 16 Pro Max 的價格將從 $1,199 上漲約 $350,達到 $1,549。將生產轉移到印度可能會將價格上漲幅度從 30% 減少到 12%-15%,但應注意,目前在印度的生產能力遠遠不能滿足所有前往美國市場的 iPhone 生產需求。
即使是 AirPods 也可能因為關稅而顯著上漲。根據估算,iPhone 16 的價格可能從 $799 上昇至 $849 或 $899,但直接漲到 $1,100 以上似乎不太可能。AirPods Pro 2 的價格可能會由 $249 漲至 $279,而不是飆升至 $340 以上。對於今年秋季推出的新產品,價格可能會上漲得更為明顯:預計 iPhone 17 Air 的起始價格會更高,而其它如 iPhone 17 系列、AirPods Pro 3、M5 Mac 和其它稍後發布的產品,起始價格可能會上漲 20% 或更多。
摩根士丹利的分析師 Erik Woodring 預計,Apple 產品在短期內的整體價格上漲幅度會在 17%-18% 範圍內。Apple 尚未對關稅或其反應價格發表任何評價。
Apple 能否將生產和組裝移回美國?
特朗普關稅的明言目標是迫使製造業回流美國。Apple 能否開始在美國生產 iPhone、Apple Watch、AirPods、Mac 和其它產品?畢竟,Apple 的 Mac Pro 就是在德克薩斯州生產的,對吧?
答案是肯定的,但這是一個比想像中更複雜、更漫長且成本更高的過程。而且這絕對不是快速能完成的事情。
Apple 可能能夠轉移一部分產量來避免最大的關稅,但其生產線過於複雜,無法一口氣改變。首先,勞動力成本問題。富士康在中國的工人每小時工資不到 $3,而組裝和測試 iPhone 需要超過十個小時的工作。如果所有其他成本相等,僅勞動力成本的差異——即使美國工人的工資為 $10 每小時——也將使生產一部 iPhone 的成本增加至少 $100 或更多。
然而,這還不是為什麼 iPhone、Apple Watch、MacBooks 和許多其它 Apple 產品無法在短期內在美國生產的最主要原因。在 2017 年的全球企業論壇上,蒂姆·庫克解釋了為什麼公司依賴中國製造:
普遍觀念認為,公司來到中國是因為低勞動成本。我不知道人們去中國的哪個地方,但事實是,中國多年前就不再是低勞動成本的國家,這不是來到中國的原因。原因在於技能的數量和品質,以及所需技能的類型。所需產品需要非常先進的工具,而所需工具的精度和我們使用的材料是最先進的。工具技能在中國非常扎實。在美國,一個工具工程師會議可能很難聚滿一間房間;而在中國,可以填滿多個美式足球場。這種職業專業知識在這裡是非常深厚的。
自庫克發表這番言論以來,這方面並沒有太大變化。在數以百萬計的 iPhone、iPads、AirPods 或 Apple Watches 的生產需要非常先進的工廠,而這些工廠並不在美國存在,所需的工具和加工技術在美國也相對匱乏,並且需要大量經過培訓的製造勞工具備極高的精密技術。
如果 Apple 必須全力以赴在美國製造每一部 iPhone,則至少需要 3-5 年的時間來建設和招聘製造工廠,而這還要在所有必要的區域劃分、許可、法規、環境審查和其它繁瑣手續得到快速通過的情況下來進行。培訓工具和製造專家,以填補這些工廠所需的工人,也需要數年的時間,而這基本上意味著如果今天開始,幾乎需要十萬人在這種教育和訓練中進行學習。
Apple 所需的高精度、高產量製造在東南亞的努力已經持續數十年,而美國需要許多年才能追趕上。即使 Apple 能夠在美國組裝 iPhone 和其它產品,這些產品仍然是由來自全球各地的零部件組裝而成:來自日本的閃存,來自韓國的顯示器,來自韓國的 RAM,來自台灣的處理器,等等。
這些在進口到美國時也將要支付關稅,以便用來組裝 iPhone。避免關稅意味著那些外國公司必須在美國建設和招聘先進的製造設施,這也需要數年時間。此外,這一切的本土化生產將會伴隨著巨大的資本支出和培訓/教育成本,而这些费用必须通过后续的收益来弥补。
快速變化的情況
自特朗普總統宣布「對等」關稅以來,關稅前景在短短五天內已經多次改變,國際市場作出反應,其他國家承諾提高對美國的關稅,國會就收回關稅權的問題展開爭論,特朗普又威脅要將對中國的關稅提得更高。
由於各種原因,這一情況不太可能保持穩定。到讀者看到此文的時候,局勢可能已經改變。重稅可能會持續數週、數月甚至數年。針對特定國家、行業或公司進行的豁免有可能會達成。
在未來幾個月的這麼多不確定性之下,幾乎無法預測 Apple 目前和未來產品的定價結果,只能說,根據目前所宣布的關稅,Apple 將會承擔數額巨大的財務成本,這些成本幾乎可以肯定會部分轉嫁至消費者,而在美國本土生產大部分最受歡迎的產品是一個漫長且昂貴的過程。
因此,對於打算購買新 MacBook、iPhone 或 Apple Watch 的消費者來說,最好是盡快做出決策。